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IPO金榜:福耀玻璃嫡系即将IPO;出海概念的手机配件龙头昨日申购

点击次数:2024-07-16 13:13:15【打印】【关闭】

01据深交所公告,福耀玻璃供应商科力装备于今日(7 月 15 日)公布了初步配售和中签的结果,保荐人为长江证券。科力装备(SZ:301552)全称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01

据深交所公告,福耀玻璃供应商科力装备于今日(7 月 15 日)公布了初步配售和中签的结果,保荐人为长江证券。

科力装备(SZ:301552)全称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风挡玻璃安装组件、侧窗玻璃升降组件、角窗玻璃总成组件以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玻璃领域,是汽车玻璃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力装备的业务模式涵盖了从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公司主要采用 " 以销定产 + 合理备货 " 的生产模式,以直销方式向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及整车厂商进行销售。

汽车玻璃总成组件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金密集、技术门槛高、产品认证严格等特点。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福耀玻璃、圣戈班、艾杰旭和板硝子四大厂商占据了超过 75% 的市场份额。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强,汽车玻璃总成组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销售模式主要以定制化特征为主,采用直销模式,客户群体包括福耀玻璃、圣戈班、艾杰旭、Vitro、耀皮玻璃等国内外知名汽车玻璃厂商,以及广汽三菱、长城汽车、东风日产等整车厂。公司与全球汽车玻璃龙头均有业务合作。

科力装备的产品被广泛使用在 BBA、通用、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福特等等传统车企,同时也被应用到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汽车品牌。

A 股上市公司中尚无与科力装备产品及产品应用领域完全一致、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的公司。

经过多年的行业经营,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内产品种类最全、覆盖车型最多的领先供应商之一,系国内规模最大的注塑类和挤出类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供应商,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2021-2023 年度,公司全球汽车玻璃组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 4.01%、5.21% 和 5.57%;国内汽车玻璃组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 10.70%、13.46% 和 14.49%,整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科力装备同样涉及海外业务,2021-2023 年,科力装备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6,286.19 万元、1.18 亿元和 1.18 亿元,系公司全球化布局并成功开发服务北美第一大玻璃生产商 Vitro 和南美玻璃生产商 AGP 的重要体现。

主要产品中,风挡玻璃安装组件占据营收的核心,占比大约为 81%,侧窗玻璃升降组件、角窗玻璃总成分别占比 13% 及 4%。

财务方面,2021-2023 财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93 亿元、4.06 亿元和 4.88 亿元元,复合增长率为 29.02%;净利润分别为 6,352.19 万元、1.2 亿元和 1.4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49.57

%。

科力装备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 1,721.40 万元、2,066.43 万元和 2,491.18 万元,复合增长率为 20.30%。

最新披露的 2024 年 Q1 财报中,营业收入为 1.28 亿元,同比增长 37.22%,净利润为 0.38 亿元,同比增长 61.27%。负债率为 10.59%,偿债压力小。

需要注意的是,科力装备较为依赖主要大客户福耀玻璃的订单,2021-2023 年来自福耀玻璃的订单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4.41%、52.18% 和 56.76%,存在依赖风险,独立性问题急需解决。

科力装备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万武、郭艳芝和张子恒,三人合计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 91.30% 的股份,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此外,公司还拥有一家员工持股平台——天津科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 6.69% 的股份,激励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科力装备本次发行 1700 万股,发行后占总股本 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发行价格为 30 元 / 股。

02

据深交所公告,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7 月 15 日)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 21.21 元 / 股,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绿联科技(SZ:301606)成立于 2012 年,是一家专注于 3C 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 " 为用户创造价值,提升员工幸福感,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 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消费电子品牌。

绿联的产品主要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其中充电类占比 32.43%、传输类占比 30.09%、音视频类占比 19.78%、移动周边类占比 9.31%,存储类占比 6.83%。


图:绿联科技主要产品图示,来源:招股说明书

绿联的销售模式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全球化销售,其中销售模式以线上销售为主。2021-2023 年间,绿联主营业务线上收入占比分别为 78.14%、75.98% 和 74.77%。主要线上销售平台为亚马逊、京东、天猫、速卖通、Shopee、Lazada,报告期六个平台合计实现的收入占公司线上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98.31%、97.12% 和 95.96%。

境外销售来看,2021-2023 年境外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46.09%、44.91% 和 50.39%。

境外销售市场主要包括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占境外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83.68%、80.09% 和 78.22%,是境外销售的主要国家和地区。2023 年度,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7.55% 和 16.88%。

绿联所处的消费电子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根据 Statista 数据,2018 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已达 9,404 亿美元,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至 2023 年已达 10,516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将增长至 11,767 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行业内发展空间充足。


图:2018-2028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来源:Statista,招股说明书

根据 Statista 数据,2019 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 2,443 亿美元,2021 年增长至 2,455 亿美元,市场规模庞大。我国消费电子行业体量庞大,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创新、智能手机与 PC 等需求触底复苏等,行业仍有增长空间。预计至 2028 年,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将上升至 2,550 亿美元。

公司扩展坞、音视频类产品市占率双双为全球第五,中国第一;手机数据线产品全球、中国市占率双双排名第八,若剔除三星、苹果、华为等手机原厂的出货份额后,公司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二。

财务方面,绿联科技 2021-2023 年收入分别为 34.46 亿元、38.39 亿元和 48.03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18.05%。净利润方面,同期分别实现 2.97 亿元、3.27 亿元和 3.88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14.3%。

最新报告期,绿联 2024Q1 录得营业收入 12.84 亿元,同比增长 27.06%;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同比增长 10.44%。根据公司管理层初步预测,公司 2024 年 1-6 月营业收入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 25.19% 至 30.62%,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6.16% 至 11.50%。

根据 Choice 金融客户端数据显示,绿联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 24.16%,剔除预售账款后的负债率为 23.3%,偿债压力不大。

绿联科技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为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智能仓储物流建设项目、总部运营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的实控人为张清森,直接持有公司 50.3019% 的股权。

绿联科技的发行市盈率为 24x,行业可比公司安可创新,公牛集团的市盈率均为 26.5x。

03

据港交所讯,物美超市的供应链公司——麦德龙供应链二度递表,寻求赴港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瑞银集团及招商证券国际。

麦德龙供应链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食品快消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为企业及机构客户以及零售商提供安全优质的商品及高效便利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食品服务及配送解决方案、福利礼品解决方案及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道,麦德龙是中国第一家将国际质量保证标准引入中国食品快消供应链行业的公司,麦德龙品牌下的所有门店都通过了 HACCP 的第三方认证。

其独有的麦咨达系统将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到高度透明的朔源体系当中,自 2007 年以来麦咨达系统已累计覆盖 6000 余 SKU,截至 2023 年底,为超过 4700 家农场及工厂以及超过 1000 家寻求在系统中注册其商品的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培训。

麦德龙供应链战略性布局了全国的物流网络,其中包括两个中央配送中心,16 个区域配送中心,4 个生鲜加工中心和 100 个本地履约中心。总建筑面积约 50.16 万平方米。

自有品牌也是麦德龙供应链的一大亮点,自 2001 年推出 Metro AG 的自有品牌以来,布局了差异化的自有品牌组合,主要包括宜客及麦臻选。截至最后的递表日,自有商品组合中包括了超过 2300 个 SKU。

麦德龙供应链的商品范围也具备优势,麦德龙供应链从全球精选自原产地采购或通过知名分销商采购的进口商品。麦德龙供应链的商品组合中,包括自 58 个国家及地区超过 3700 个进口 SKU。


图:麦德龙供应链企业愿景,来源:招股说明书

麦德龙供应链通过向这些客户提供全面的食品快消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产品采购、仓储、配送及售后服务等,以满足其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在往绩记录期间,麦德龙供应链的所有业务线为超过 971,000 名客户提供服务。


图:供应链业务图解,来源:招股说明书

麦德龙供应链主要为物美集团麦德龙門店、物美超市及便利店等提供商品配送及供应链服务。并且大客户依赖程度较高,过去三年中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达到 63.7%,64.7% 及 64%。

按销售额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麦德龙供应链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团餐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中国第二大商业福利及礼品解决方案服务商、中国第二大零售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及最大商超供应链服务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食品快消供应链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70,366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23 年的 99,007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市场高度分散,竞争激烈,行业未来的可塑性较强。


图:快消供应链行业规模,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招股说明书

财务方面,麦德龙供应链近三年的收入连续超过 200 亿元人民币,但逐年下降。2021 年、2022 年及 2023 年的收入分别为 278.20 亿元、271.02 亿元及 248.58 亿元,主要由于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及福利礼品解决方案的收入减少。

利润率水平并不理想,毛利率逐年微涨,由 2021 年的 9.1% 增长至 2023 年的 10.7%,但调整后的净利率水平不高,分别为 0.4%、1.5% 及 1.7%。

同时,公司的负债压力较大,截至 2023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仅为 5.27 亿元,其中流动资产总额为 84.28 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 128.02 亿元,流动比率小于 1,上市融资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缓解流动资金的压力。 

浏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