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列报告:量价齐升,光伏玻璃进入盈利扩张期
点击次数:2019-12-04 18:15:04【打印】【关闭】
当前,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产能处于2018年以来的低位,主流企业库存较低。同时,光伏终端需求持续向好,近期玻璃行业价格微涨;中期看,光伏玻璃仍处于盈利扩张的阶段;长期看,由于价格稳定,双玻组件渗透率提高带来玻璃需求量提升,光伏玻璃是不可多得的有望获得超过光伏行业增长的子领域。信义光能、福莱特等龙头企业,在规模、成本上具有突出优势,2019年随着其新产能投放,市占率、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摘要
1.在产产能少,企业库存水平较低,近期终迎来提价。2019年2月,行业在产产能能为20280吨/日,处在2018年以来的低位。由于需求持续向好,主流光伏玻璃企业库存水平相对较低,行业开始迎来提价,提价后,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26.5元/平米,上涨幅度为8.1%-10%。
2.光伏玻璃是能获得超过光伏行业增长的子领域。双玻组件对光伏玻璃需求量将提高60%,随双玻组件渗透率持续提升,即使在考虑组件功率提升对光伏玻璃需求有负影响的条件下,2019年、2020年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将达到831万吨、101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2%、22%,增速将匹配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同时,光伏玻璃价格稳中有升,从产值角度考虑,光伏玻璃行业的收入增速还会更快一些。
3.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加强。光伏玻璃行业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格局稳定。优势企业信义光能、福莱特快速扩张,预计2019年将分别新增产能2000吨/日,市占率将分别从31.9%、17.6%进一步提升至33.7%、22%。目前,信义、福莱特的单炉规模要显著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和行业平均水平,成本优势比较明显。同时,两家公司新产能的规模更大,单窑规模大,将使得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4.行业供给将维持在紧平衡状态。2018年底,行业在产产能大约为2.1万吨/日,考虑2019年0.29万吨/天的新增产能投放时间较晚,而大约0.2万吨/日左右产能将开始进入冷修,2019年全年有效供给将为2.16万吨/日左右。对应2.28万吨/日的需求,供给偏紧。
5.投资建议。光伏玻璃行业格局稳定,龙头企业单窑规模大,成本优势明显,同时,能够通过持续扩张拉大与二线企业产能、成本上的差异。
关注福莱特(601865)、南玻A(000012);重点关注港股信义光能(0968.HK)、福莱特玻璃(6865.HK)。
风险提示: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光伏政策波动导致全球需求低于预期。
1.光伏玻璃是少数能匹配甚至超过行业增长的子领域
由于组件功率提升对光伏玻璃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同时,光伏玻璃价格相对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价格更加稳定,从产值的角度看,光伏玻璃的增速从2014年后就一直高于行业。
目前,双玻组件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双玻组件较单玻组件玻璃需求量要增加60%,随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升,光伏玻璃需求量的增速也将高于新增装机增速。
1.1光伏玻璃需求量未来几年将超过行业
光伏玻璃需求量未来几年将超过行业。双玻组件对光伏玻璃需求量将提高60%,随双玻组件渗透率持续提升,即使在考虑组件功率提升对光伏玻璃需求有负影响的条件下,未来几年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增长也将超过新增装机增速。
功率提升对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影响很小。单纯考虑单玻组件,组件功率每提升10W,光伏玻璃的需求量下降0.2万吨/GW,下降幅度在3%左右,影响很小。
双玻组件显著增加了单个组件光伏玻璃的用量。双玻组件与普通组件最大的区别在于组件的正面和背面均采用玻璃封装,从“3.2mm玻璃+背板”转变为了“2.5mm正面玻璃+2.5mm背面玻璃”。与单玻组件相比,双玻组件光伏玻璃的用量显著提高,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将从6.08吨/GW提升至9.49吨/GW,上升56.25%。
双玻双面组件优势明显,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双玻双面组件的优势在于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发电效率。首先,在电池环节,目前主流的p-PERC电池,以及潜力较大的N型单晶、HIT电池都天然兼容双面电池技术,不产生额外成本。其次,在组件环节,双玻组件在封装环节同样具备成本优势,无边框的双玻租价较单玻组件每瓦便宜0.187元,有边框的双玻组件较单玻组件每瓦也只贵0.003元。
2018年双玻组件的渗透率大概在6.6%左右,而第三批领跑者计划中双玻组件的渗透率达到了62.47%。未来几年双玻组件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据CPIA预计,2019年、2020年双玻组件渗透率达到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