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研发亚洲首台“玻璃瓶罐”机器人,十几项研究填补国内空白!
点击次数:2018-11-30 09:58:31【打印】【关闭】
在那个流传着“读书无用”的年代,她暗下决心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经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轻工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而后开启“传奇”人生:研制产品打破国际垄断,达到世界首创……为我国瓶罐玻璃机械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她就是陕西科技大学78级校友——姜丰英。
姜丰英,女,1956年2月生,山东莱西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原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作为首位项目负责人研制成功的高新技术产品20多项,5项获中国发明专利,1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0多项次获省部厅市级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发明奖,省级鉴定3项国际领先水平、6项国际先进水平,十几项填补国内空白。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十佳巾帼英豪,淄博市劳动模范,淄博市巾帼十杰,淄博市优秀共产党员,淄博市三八红旗手、岗位明星等。
对事业满腔热情,不断学习提高
1978年,姜丰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1982年毕业后进入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工作。工作中,姜丰英怀着对事业的满腔热情,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术的研究上。为了熟悉产品,她每天都要到生产车间与工人交流,了解产品的构造与作用。先后学习了数不清的专业书籍,对不明白的技术原理,就查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工作之余,姜丰英还潜心研究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特点,并翻译了60多万字国外先进产品的技术资料,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十几年的知识积累,使姜丰英在玻璃机械机电一体化产设计方面卓有建树。
电子定时系统问世,打破国外垄断
1997年,姜丰英所在的公司决定研发新产品,但国内没有适配的电子定时系统,因为开发的难度太大。困难面前,姜丰英没有退缩,毅然挑起了这个重担。从方案论证到程序设计,她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反复分析国外同类产品的特性及优缺点,然后进行大胆的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和程序的反复修改,该系统终于一举成功。当中国靠前台DDS-10型电子定时系统问世的消息随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之时,国内玻璃瓶罐生产企业为之振奋,订单随即接踵而至。电子定时系统的问世,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地位,一举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每年产值都在5000万元以上。
研制新型机器人系统,成为世界首创
2005年,姜丰英发明了行列式制瓶机的六电一体化集成智能控制系统。2009年,她又研制成功亚洲首台全伺服供料机。2010年,制瓶机生产线集成智能控制技术迎来“井喷”。她作为首位负责人,研制的“制瓶机多轴伺服智能系统”,是世界首创采用单片机、集成电路、存储器等元器件,从电路基础进行硬件设计和程序编制而实现的机器人系统。随后研发的“亚洲首台玻璃瓶罐成型机器人”样机在“2010年中国国际玻璃工业展览会”上展出,引起国际玻璃工业界的高度关注,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许。
严谨细致,精益求精
多年来的设计工作使姜丰英养成了严谨的习惯。为了保证每一个新产品都能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她会利用一切时间,对新开发的产品进行试制烤机、试车调试、运行记录。不分白天还是夜晚,就是要确保每项功能、每台设备、每个环节都可靠无误。不管是研发新产品,还是成果申报国家专利,她对工作的每个细节都要进行反复的论证,整理好的资料报表,每一个文字,每一个名称,每一项说明,姜丰英都要亲自过目,并不断完善改进,直到满意为止。
30多年来,姜丰英凭着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与不懈追求,致力于玻璃机械行业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技术研究,成为国内外同行业的权威专家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培养出了大批行业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